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

日元跑到那裡去?(二)

以下是Gordon引用,1996-2012日本M2廣義貨幣年增長率,年增長率不是很高,大約維持在5%以下。日本已連續第9次QE,5%是否計錯數呢?沒有錯,這是年增長率,如何計出來?那是根據日本M2自發行以來的總量計算出來,例如日本由日元面世以來共印了1000元,那之後再印20元,那該年M2年增長率就是2%,之後如再印20元,就變成1.96%,為甚麼是1.96%,因為要將前次所印的20加落1000元。所以此圖並沒有錯!



何解印了那麼多日元,年增長率仍然是那麼低呢?看看下圖,是1980-2010年日元M2年增長率,在1989年經濟泡沫爆破前,年增長率在8%以上,在最後兩三年更上過10%以上,將東京樓價推上世界頂峰,因為當年印出來的日元都貸了給日本企業投資在日本,樓價不升至天價就出奇了。

但1989年情況出現180度的逆轉,日元供應急跌,往後年增長率就一直無法回復,因為七八十年代製造的貨幣基數實在太多,就算2001年開始QE,相對龐大基數仍然微不足道。日本不是QE太多,而是QE得太少。因為QE出來的錢根本不夠撐起1989年前因貨幣供應充足,甚至是過態而推高的價格。物價又怎不下跌,經濟怎不陷入通縮?



日本中央銀行不單大幅收縮M2年增長率,甚至不斷縮減日本人及企業投資在本國的借貸份額Bank Loan(紅圈藍線)。在日本國內,廣義貨幣(Board Money)規模從1990至2007年增不到25%(綠虛線),基礎貨幣(Base Money)亦只增50%




與此同時,中央銀行的資產規模卻從80年代末的75單位,增至2012年的375單位,增幅高達5倍(紅線),印那麼多錢,借給日本人及企業投資於本國的份額卻相形見茁。形成日本國內廣義貨幣的走勢與央行資產規模,自2000年開始各有各走。有別於1995年前的情況。



那些錢究境去了那裡?其中一部份,我們知道是Carry Trade,但這只是一部份,另一部份去了購買日本國債。在國債結構圖中,最大主力是預金取扱構關,其實即是金融機構,包括銀行,因為QE就是注資入銀行體系。如果畫一圖,從1997年至2011年,日本金融機構購買國債與央行資產規模的增幅,必成正比。



不過更多的錢其實去了全球各地,特別是亞洲區國家,從1989-2004年日本境外投資圖所見,中國佔日本國外直接投資(JFDI)最大份額,其次還有香港、新加坡、菲律賓等等。







對中國的投資,更是自2001年QE實施後,快速增長,日本人利用中國作平台,生產商品出口本國,以及出口美國。





QE印出來的資金外流持續,有增無減,日本似為世界,尤其是中國實施QE,多於為自已實施QE,今年6月份,《Jakarta Globe》就報導日本海外投資空前新高,與下圖FDI(國外直接投資)升幅不謀而合:

http://www.intlbusinessdevelopment.com/2012/07/17/japans-record-breaking-overseas-investment-boom/




於是我們可以看見,日本的M2佔GPD比重不斷增長,與CPI走勢,88-90年兩者走勢還類近,不過自1990年起,完全呈相反走勢。



相反,我們在中國的數據中卻看到較為一致的走勢,如M2增長對商業銀行借貸,基本上一樣,即是說M2增多少,銀行於本國的借貸隨之而增。



連CPI數據亦差不多,不會像日本那樣M2增長,而銀行借貸給本地投資卻減少,CPI更呈相反走勢。



這裡要非常留意,中日兩種貨幣的不同性質,日元是一隻沒有貨幣管制的貨幣,日元可以於日本自由進出,所以當日本央行QE後,錢不一定要選擇留在日本,而可以四處去,日元流通範圍遠大於人民幣。而人民幣印多少,幾乎全留在中國。所以兩者同樣QE,日元可以流出日本,走到中國去,人民幣卻不會。那日本企業、投資者為甚麼寧願眼見國家陷入衰退,人民收入下跌,都不利用QE的錢投資於日本,反選擇投資在中國等地呢?為甚麼日本的M2竟好像拉動中國M0,增加中國人收入?

馬田大師(Martin Armstrong)多次講過,中國未來將成為世界資本集中地,China will take the torch as the new Financial Capital of the World by 2015.75」(《Show me the Money》15/10/2015)。從上面多項數據都可以證實這一點,連日本QE的錢都走進來。當中反映甚麼?下回分解!


引用:http://gogoldjoe.blogspot.hk/2012/12/blog-post_7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